一直在確定,重新確定,自己現在與舞台、與觀眾的距離。從開始接觸舞台演出至今,十年來數數不過近百場,算起來面對觀眾的時間大概就兩百多個小時,現在的我,在舞台上到底是什麼樣貌?會突然這樣想,是因為今晚上台前,我不太確定自己的感覺該放置在什麼地方。
跟馬媽在陳師兄那邊打太極時,同班的師姊美智也曾問馬媽上台會不會緊張,馬媽這麼回答:「上台前都會緊張,不過燈一亮、台詞一說出口,這感覺就會慢慢消失了。」對此我有同感,過去覺得上台前的等待非常煎熬,嚴重起來會像是赴刑場的感覺。觀眾會不會不喜歡?要是忘詞了怎麼辦?如果有突發狀況怎麼辦?搞得好像如果在台上遇到與排練不同的狀況時,一整個乾在台上,揣測觀眾的感受像是掏槍扣板機對我射擊。雖然不會真的有這種出人命的事情,但丟臉出糗卻得硬著頭皮繼續下去的感覺還真可怕。這是我過去的緊張,很誇張的那種。
而如今上台前的等待時,跟過往相比,緊張感不知到哪去了,它好像躲在一個小小角落,不安地蠢動卻無法左右我的情緒。於是我開始覺得奇怪,它去哪了呢?我沒辦法忙著緊張,只好忙著找其他事情打發等待的時間,重新確認動作台詞、打一趟太極、偷看觀眾,或者閉目養神。但我開始疑惑,因為除了緊張感的消除,那股等待燈亮的興奮感也不見了!一切都很平靜,快跟日常作息沒什麼差別了。畢製之後,七月的"Closer, Taipei"、九月底NOKIA記者會,和今晚詩歌節演出,都是如此。起初我感覺這是自在放鬆的好現象,能讓我在舞台上的表現更自然,但反過來想,我是否因此而感到輕忽呢?我還在確定這件事。
連帶而來的,能自在地面對舞台與觀眾,卻未能穩定而有效地觀察觀眾、場上狀況,來適度地調整自己的表演,這問題一直存在。今晚演出的感覺,有點像是如此,我表達著角色的態度,像是強迫式地要觀眾如此接收,卻感受不到觀眾的感受。為此,在演出後,我竟只剩下「又結束一場演出」的感覺。那股現場氣氛的交流,不知被阻擋在哪,幾乎無法進入我的覺察之中。明晚還有北縣一場,我該好好確定自己是怎麼回事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