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話劇院
《與妻書》
2010.03.23 19:30
@新舞台
這已是個資訊嬗遞迅速的世代,凡事變遷好快!迎接2010之後,偶有聽聞「民國百年」的相關訊息,百年前的如何種種卻早已遺忘。兩週前,得知這個演出訊息,乍聞劇名即臆起八成與林覺民和國中時背到發昏的那封〈與妻訣別書〉有關!何以此時有著來自廣東的話劇院,飛越海峽演出這檔史事?才想起滿清王朝終於1911,至今已百週年,在1911的兩大革命起義各為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,廣州起義失敗而有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,有了329青年節(不是保肝丸)。中學唸歷史看滿清末年腐敗政局厭惡得很、讀革命先烈屢敗屢戰痛快得緊,不過說真的,到現在幾乎都還給老師去了。
〈與妻書〉以1911為時代背景,取材自林覺民書信內容演繹,加上些許跨時空與現代青年辯證「信念」與「兒女私情」,成了「與現代對話」的作品。我們身在截然不同的時代,當時的熱血情懷只能用想像模擬,以為「愛國忠義」是不得不為的首要「信念」!這齣戲於我而言的趣味在於,不汲營於灌輸捨身成仁的熱血情懷,更在林覺民與陳意映的夫妻情感上多所著墨。於此,更真切同理林覺民的義無反顧,和那個大時代的悲悽。
生平頭一次進劇院看大陸人演出,也許是導演設計上的選擇,或表演者的質地習性,這齣看來應是寫實作品,在表演上卻帶著「樣板的話劇」味兒。看慣寫實表演再看此類,會再想起早先被指正不能為做而做、避免為走位而走、說話別老是"站著面對觀眾"說...,是怎麼回事。起初的群戲讓我有點難以進入狀況,但漸漸地,因著情節遞嬗、翻書頁變換場景的趣意,我漸安穩看完這場二小時多、無中場休息的演出。
觀戲中,我揣想著這樣的演出在台灣的觀眾現場反應如此,在大陸自家人看著不知又是怎樣氛圍感受?看到了幾個應是導表演有意加入的詼諧橋段(或文化差異導致我以為是詼諧?),意圖讓這個較重的大文本有點輕鬆樣貌,但現場觀眾反應不知何故...好含蓄!害我都不好意思大聲笑出來,一直憋著很難受。不過我得承認少數會讓我發笑的點是「老梗」,那老梗分兩種:一是安排了過時的笑點;一是過時的設計點,後者並不好笑,卻是我會想笑出來的。在此並無貶意,卻是發自內心感到可愛!即便某些橋段在文本上過長(已經說得、解釋得太多),整體上仍是我所能接受且喜歡的。畢竟真正讓我安心看完演出的,是感受到廣東話劇院這個團體用盡心思和真誠來完成這檔製作!
無論才華技巧、藝術表現的手法程度如何,擁有「真切的誠意並且意識到這是要分享給觀眾的演出」這份態度,始終非常重要!以為難得看到這樣態度的演出,也許是近來看戲量少的緣故。
許久沒寫部落格,今以此文稍紓《與妻書》觀後感,國中時年紀尚小,難以體會〈與妻訣別書〉的難捨沉痛,也多虧了這檔製作,讓我重憶起百年前的時代轉折(而不是只停在前些日子看完《篤姬》那結束武士封建時代進入明治維新的日本史),即便這檔演出幾乎規避「中華民國」的字眼,卻仍是生來即被授予的共同記憶。
文末,向林覺民轉載〈與妻訣別書〉全文,及本劇選用的歌曲「覺」,這個青年節是烈士捨生的第一百個年頭,也是林覺民與陳意映永別的第一百個年頭。
〈與妻訣別書〉
意映卿卿如晤:
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!吾作此書,淚珠和筆墨齊下,不能竟書而欲擱筆!又恐汝不察吾衷,謂吾忍舍汝而死,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,故遂忍悲為汝言之。
吾至愛汝,即此愛汝一念,使吾勇於就死也。吾自遇汝以來,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;然遍地腥羶,滿街狼犬,稱心快意,幾家能夠?語云:「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」吾充吾愛汝之心,助天下人愛其所愛,所以敢先汝而死,不顧汝也。汝體吾此心,於啼泣之餘,亦以天下人為念,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,為天下人謀永福也。汝其勿悲!
汝憶否?四、五年前某夕,吾嘗語曰:「與其使我先死也,無寧汝先吾而死。」汝初聞言而怒;後經吾婉解,雖不謂吾言為是,而亦無辭相答。吾之意,蓋謂以汝之弱,必不能禁失吾之悲。吾先死,留苦與汝,吾心不忍,故寧請汝先死,吾擔悲也。嗟夫!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!
吾真真不能忘汝也。回憶後街之屋,入門穿廊,過前後廳,又三、四折,有小廳,廳旁一室,為吾與汝雙棲之所。初婚三、四個月,適冬之望日前後,窗外疏梅篩月影,依稀掩映。吾與汝並肩攜手,低低切切,何事不語?何情不訴?及今思之,空餘淚痕。又回憶六、七年前,吾之逃家復歸也,汝泣告我:「望今後有遠行,必以見告 ,我願隨君行。」吾亦既許汝矣。前十餘日回家,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;及與汝對,又不能啟口。且以汝之有身也,更恐不勝悲,故惟日日呼酒買醉。嗟夫!當時余心之悲,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。
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。第以今日時勢觀之,天災可以死,盜賊可以死,瓜分之日可以死,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,吾輩處今日之中國,無時無地不可以死,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,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,吾能之乎?抑汝能之乎?即可不死,而離散不相見,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;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?則較死為尤苦也。將奈之何!今日吾與汝幸雙健,天下之人,不當死而死,與不願離而離者,不可數計;鍾情如我輩者,能忍之乎?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,不顧汝也。
吾今死無餘憾,國事成不成,自有同志者在。依新已五歲,轉眼成人,汝其善撫之,使之肖我。汝腹中之物,吾疑其女也;女必像汝,吾心甚慰。或又是男,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,則我死後,尚有二意洞在也。甚幸!甚幸!
吾家日後當甚貧;貧無所苦,清靜過日而已。吾今與汝無言矣!吾居九泉之下,遙聞汝哭聲,當哭相和也。吾平日不信有鬼,今則又望其真有;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,吾亦望其言是實。則吾之死,吾靈尚依依汝旁也,汝不必以無侶悲!
吾愛汝至。汝幸而偶我,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!吾幸而得汝,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,卒不忍獨善其身!嗟夫!紙短情長,所未盡者尚有萬千,汝可以模擬得之。吾今不能見汝矣!汝不能舍我,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!一慟!
家中諸母皆通文,有不解處,望請其指教,當盡吾意為幸。
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 意洞手書
覺(遙寄林覺民)
作詞:許常德、齊豫 作曲:郭子
覺
當我看見你的信
我竟然相信
剎那即永恒
再多的難捨和捨得
有時候不得不捨
覺
當我回首我的夢
我不得不相信
剎那即永恒
再難的追尋和遺棄
有時候不得不棄
愛不在開始
卻只能停在開始
把繾綣了一時
當作被愛了一世
你的不得不捨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
我留守著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淩遲
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的離去
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紙上的
一個名字
如今
當我寂寞那麼真
我還是得相信
剎那能永恒
再苦的甜蜜和道理
有時候不得不理